【保健】哮喘患者怎么吃
哮喘病人吃什么好?哮喘病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程长,治愈难,春秋季节尤其多发。有哮喘病的患者日常饮食要多加注意,平时要多吃清肺止咳的食物。那么,哮喘病人吃什么好呢?一起来看看吧。
2020-05-23
【老年】记忆力差 走路发飘 老人失智仍有治疗机会
老人记忆力、理解能力变差,迈不开步,走路歪歪扭扭,睡觉质量差,中风后抑郁、焦虑,甚至大小便也不利落……这些症状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同一个祸首——脑小血管病。这种病是导致老人失智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值得警惕的是,它的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容易混淆,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却远远低于后两者。
2020-05-23
【保健】走路过多会引起多种疾病 日行万步源于营销概念
微信朋友圈里,除了晒娃、晒美食、晒自拍,近几年晒步数已经成为另一种时尚,运动步数你追我赶,这既激发了动力又锻炼了身体,受到不少人的追捧。翻看运动榜,1万起步是标配,2万起步有可能登顶,3万以上妥妥的“王者”。然而走得越多身体就越健康吗,答案可能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2020-05-22
【养生】出汗也有学问?中医教你认识9种异常出汗
夏天到了,气温一天天升高,万象城AWC888开始爱出汗了,尤其是胖的人,动不动就出汗。很多人说出汗是好事,可以排毒,也有人说出汗是“虚”的表现,针对这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到底怎么认识呢?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人体津液,随着阳气推动、阳气蒸迫,就从身体里出来了生成汗液,《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就是这个意思。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属于人的适应性反应,比如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较正常增加,但出汗的量一般不会太多,大多为一时性的。若排除上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在头面、颈胸、四肢、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就是异常出汗,称为“汗证”。
2020-05-22
【育儿】孩子的早餐怎么吃才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前不久的一句“早上不许吃粥”引发热议。张文宏的主要观点是:重视饮食结构,建议摄入高营养、高蛋白、充足维生素,避免垃圾食品,视病情选择易消化食物,喝鱼汤也要吃鱼渣(肉)。那么,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张文宏所给出的饮食建议是否科学合理?上学孩子的健康早餐又该是什么样呢?万象城AWC888挑出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来探讨一下。
2020-05-21
【科普】你知道怎么吃辣更有营养吗?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将其带回欧洲,明代末年传入了中国。如今辣椒在万象城AWC888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叫作辣子、辣角、海椒、番椒、秦椒等,既能作为蔬菜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香辛料用于多种菜品的调味。我国四川、湖南、贵州、云南、江西等省份都是有名的“无辣不欢”地区。除了生食或炒食,用辣椒制成的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剁椒、泡椒等也都是广受喜爱的吃法。不同品种的辣椒可呈现不同的颜色,以红色最为常见。在我国常见的品种有小米椒、二荆条、牛角椒、羊角椒、朝天椒、灯笼椒等。
2020-05-21
【科普】久蹲一站头晕、眼前发黑 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时候蹲得时间久了,站起来后会出现不适,不过稍微休息一下也就恢复正常了,所以大家都不以为然。但是万象城AWC888要慎重地对待这类问题,特别是老年朋友们。作为心内科的医生,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体位性低血压,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这个病症及预防方法。
2020-05-20
【养生】小满:人生最妙是小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2020-05-20
【常识】“缺觉”让肥胖风险倍增 你的减肥计划里可能缺少这一项
又到了该露肉的季节,宅了大半年的你是不是正在暗下决心甩肉呀?的确,肥胖不仅影响外表,还可能导致出现自卑的心理,降低自身的社会生活能力。更重要的是,肥胖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卒中、睡眠呼吸暂停,以及某些癌症。
2020-05-19
【育儿】小儿咳嗽要辩证分治,合理干预才能控制病情
儿科门诊,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患儿可占到门诊量的50%以上,咳嗽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处理,根据“经验”一味使用抗生素或止咳药进行处理,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所以,正确认识小儿咳嗽,合理干预才能较快控制病情!
2020-05-19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