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药品零售市场 从“混战时代”进入巨头博弈
2015-07-27

    “有些贵了。3年前,藿香正气液一盒也就9块8吧。”7月21日,太原市五一路长城大药房,家住上马街的白振旗买了10盒藿香正气液(一盒17.8元)后,摇着头感叹道。在他眼里,藿香正气液就像过去大茶缸子里泡的甜草根(甘草),消暑必备,物美价廉。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白振旗,对价格变化颇为敏感,但他或许并不知道,这家他熟悉的长城大药房,用不了几天将变成“一心堂”大药房。原来,就在上个月,云南一心堂斥资2.4亿元,收购了山西长城药品零售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连锁”)旗下的89家门店。

 

  其实,“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场景在太原各家药店上演已有时日。2008年,益源大药房收购康顺堂旗下的18家药店;2010年,北京同仁堂控股远东大药房;2014年,“益源”变身“国大药房”;“万民”悄然变为“国大万民”……随着零售巨头的“跑马圈地”,山西药品零售市场从山头林立的“混战时代”,正进入巨头争霸的博弈阶段。

 

  消费者

 

  政策出了不少药价咋越来越高

 

   “和3年前相比,藿香正气液几乎涨了一倍!”白振旗颇为不解:为什么抑制药价过高的政策出台了不少,可药品价格咋感觉越来越高呢?前阵子媒体曝出“地高辛涨了近10倍”,现在连藿香正气液也涨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从2015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然而,据本报记者调查,藿香正气液涨价与“药价放开”新政并没有直接关系。作为重庆太极集团的主打产品之一,藿香正气液早在去年10月10日起,出厂价就上调20%。该集团人士解释说,涨价的直接原因是近年藿香正气口服液原、辅及包装材料、人力等成本大幅上涨,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调价成为必须。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属于低价药品,日均用药费用2.6元(国家所规定的低价药每天不高于3元),提价后,日均用药费用依然属于低价药品范畴。

 

  至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地高辛前些天价格暴涨,一名药店负责人分析认为,地高辛属于典型的“经典低价药”,药效确切、医疗领域长期使用,但因为利润低,特别是之前国家限制最高零售价,导致厂家、中间商都不愿意经营这种“低价药”。此前,地高辛的零售价是7元一盒(100片),如果以患者一天一片的剂量来算,一天只有7分钱。“涨10倍”后,一些地方的报价是68元(100片),以一天一片的剂量来算,是6毛8分钱,远低于国家所规定的低价药每天不高于3元的标准。

 

   “‘药价放开’新政后,很有可能上涨的就是这两类药品,一是一家独大、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中药制剂,二是长期低价的经典老药。”山西省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晓蕾分析说,从经济规律上讲,一小部分药品价格回归正常轨道,有利于刺激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增加市场供给,充分竞争有利于价格回归理性,最终获益的还是消费者。

 

  业界格局

 

  梯次拉开巨头争霸

 

  近几年来,药品零售企业兼并重组的速度有增无减。2008年,隶属于山西医药集团的益源大药房一举收购了康顺堂旗下的18家药店,曾在当时的医药市场引起轰动;2010年,北京同仁堂控股远东大药房。2014年下半年,几乎是一夜之间,老字号“益源”“万民”撤下招牌,分别变身“国大药房”“国大万民”。

 

  太原市双塔寺街,在业界素有“山西医药一条街”的名头。不足千米的街道两侧,分布着20多家药品、医疗器材批发零售门店,3家大型医药公司以及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过去,益源、万民、荣华、远东等药房的招牌鳞次栉比。仅以国大药房为例,不仅其山西总部设在双塔寺街,而且东岗路口段、美特好超市旁以及电机宿舍旁分别设立了一个门店,3家店彼此相隔不到500米。“跑马圈地”式的并购重组、“地毯式”的门店布点,透露出国大在药品零售板块“攻城夺池”的决心。业内人士预言,山西药品零售行业将终结过去“多小散乱”的局面,迎来一家独大的霸主时代。

 

  然而,市场格局仍在演进变化中。作为央企的国大固然雄心勃勃,但作为A股第一家连锁药店公司的云南一心堂,也非等闲之辈。2015年6月1日,一心堂宣布,收购山西市场上165家药店,涉及长城、百姓平价大药房、白家老药铺、晋中市泰来大药房等多个山西本土品牌。

 

  云南鸿翔一心堂集团行政副裁伍永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一心堂自上市以来,一直在不断购买药店。去年12月,一心堂就分别收购了太极集团上海大药房有限公司和山西来福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49%股权。今年2月又接管了贵州飞云岭旗下60多家门店。不断扩张的门店数量也为一心堂带来了快速的利润增长,一心堂2014年营业利润超3.4亿元,同比提升30.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超2.9亿元,同比提升23.44%。主要收入来源为直营连锁门店医药销售收入。

 

  业内人士分析称,经过本轮的兼并重组,山西药品零售行业很有可能出现层次分明的几个梯队:处于第一梯队的是益源和万民(已分别被“国大”兼并和控股);第二梯队是同仁堂、一心堂、荣华等;第三梯队的是地市级的公司,如运城的华强百汇,忻州的惠康等。


价格监测

 

  整体平稳药价没有异常波动

 

  尽管个别药品价格出现暴涨,让病患感受强烈,但药品流通业内人士大多认为,“药价放开”新政的实行,并不会带来药品整体价格的剧烈震动。

 

  一份来自云南一心堂集团的监测报告表明:药价政策两个月来,该集团所销售的1万余种药品和相关器材价格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异常波动。伍永军分析认为,药价放开并不会刺激零售端进行价格调整。“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年,药品零售企业一直在市场规律中优胜劣汰,早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合理的价格体系。涨价只会丢掉市场。”伍永军说。

 

  一位药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药价放开并不能刺激药企大幅提高药价的根源在于,我国只有约10%的药品能够称得上“一家独有、市场需求大”,这些药品的价格放开后可能会有所上涨,例如前阵子价格上涨近10倍的地高辛。而其他80%—90%的药品可替代性强,生产厂家多,竞争激烈,不具备放开就涨价的条件。

 

  官方数据似乎也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观点。太原市物价局7月22日公布的一份监测报告显示,自2015年6月1日药价政策放开后,太原市常用药品价格持续平稳运行。出具这份报告的太原市物价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由于药品属于特殊商品,政策出台传导到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还会有一个时间差,因此,预测大部分药品价格仍保持平稳,小部分药品价格因受成本、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呈现波动走势。

 

  流通企业

 

   “批零倒挂”有悖于市场规则

 

  和一众零售终端的淡然相比,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则多了些“忍辱负重”的意味。

 

  药品流通市场的业态大致分为三种:批发、零售和医疗机构供给。我国65%—70%的药品会作为处方药,在医疗机构里完成消费。作为山西药品流通领域的行业“老大哥”,国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的经营业态涵盖了包括商品分销、医院统销、零售直销、基本药物配送在内的所有医药流通业态。药品营销配送网络覆盖全省800余家医疗机构,2000余家社区药店、诊所以及医药流通企业。

 

  药价放开两个月内,该公司已陆续收到了几十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调价通知。以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为例,4年前的进价是0.95元。最近一年内,这种药品的出厂价从2.2元提到了5.5元。近一个月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曾拿着调价通知单与医院交涉。但医院以“只遵循政府的药品招标采购价”为由,拒绝调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批零倒挂现象在医药供货领域内并不罕见。对于国药集团这样大体量的公司来说,尚能勉强支撑。“但它毕竟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有悖于市场规则。一旦供货商不再忍受这种药品的批零倒挂,就会造成院内某药品的突然断货。”山西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道。

 

  业界观察

 

  希望国家完善药价改革指导意见

 

  一位三级医院药剂科相关负责人认为,此番放开药价之所以没有引起大范围的价格波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关于新一轮招标采购价的指导意见并没有出台,医疗机构还在观望阶段。“国家看似放开了最高限价,但医院内使用的八成以上药品,长期都在远低于最高限价的标准下售卖,只有一二成药品接近最高限价。也就是说,取消最高限价对医院药品价格回落的指导意义不大。真正能起作用的,还是政府的药品招标采购价。”该负责人表示。

 

  一种药品从研发到投入临床使用,产生了多少价值,究竟该卖多少钱?这个标准到底谁说了算?这是记者采访过程中,多名药品流通领域人士共同的困惑。他们说,药品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商品,它与生命的直接关联性,决定了它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定价。特别是一些稀缺的血液制品、急救类药品,一旦脱离了监管,势必会出现“价高者得”的乱象,这就背离了放开药价、服务于民的初衷。希望国家能尽快完善关于药品价格改革的相关配套指导意见和措施,让他们能有的放矢,让药品市场稳定、有序、有活力。

 

  ○各方观点

 

  药品价格改革成不成功,要问问服务群体——老百姓的感受。起码从现在来看,万象城AWC888还没感受到明显的降价福利。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持续发力,把关系老百姓生命健康的药价虚高问题真正解决好。

 

  ——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刘凯宾

 

  药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生产原料成本、供货渠道、供需关系、居民以及医生的用药习惯、物价政策、医保报销比例以及政府的招标采购价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有可能影响到价格。

 

  ——山西省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

 

  放开药品价格,就是“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市场机制能传递正确的经济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强调由政府审批价格,看似在抑制高价,其实有关部门的官员怎么可能比药厂更明白药品的真实成本?把价格压得超出药厂的接受范围,自然会“断供”。国家批准11家药厂生产地高辛,结果只有两家还在生产,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山西省某知名药品生产企业总经理


山西药品零售市场 从“混战时代”进入巨头博弈